“喜剧艺术”该如何传承和创新?

浏览次数:1149来源:昆园文化

02

喜剧内容和风格应该多元化

喜剧是什么?针对这个问题,业界和戏迷各有定义,且争论颇多。

观众的标准甚是严苛,足以让很多戏剧从业者汗颜:

“现场非常开心,演后有回味。”

“给人带来精神力量,给人一种维持生活不向下的动力。”

“它应该具有悲情的内核,笑中带泪。”

……

学者则倾向于从古希腊喜剧谈起:

说到阿里斯托芬的《鸟》、莎士比亚的《驯悍记》、莫里哀的《伪君子》等,或讽刺时事政治、批判上层贵族,或为纯粹的闹剧或滑稽剧,早已成为喜剧标竿。

“西方的审美是大喜剧、大悲剧,中国则不然。传统戏曲里越悲的戏丑角越多,如京剧老师程砚秋的戏多是悲剧,丑角就非常多。”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喜剧美学研究所所长说,国人心中的喜剧多为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式结局,是不是喜剧则通过角色来界定,比如丑角表演就带有喜剧色彩。

百家争鸣才会百花齐放,今天人们很难给喜剧下一个标准定义,但业界普遍认为,喜剧内容和风格应该是多元的,讽刺喜剧、幽默喜剧、荒诞喜剧等多多益善,既可批判,也可歌颂。


分享到:

底部关联